《国外“一带一路”研究译丛》,湖南人民出版社。
“‘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点亮的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星空。它将推动跨境乃至跨大洲的融通,惠及世界大多数人口。”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诚如斯言。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时距离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蓝图变成现实,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深感自豪和骄傲,也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陡增信心。而我,为之欢欣鼓舞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策划和打造的精品学术著作《国外“一带一路”研究译丛》也与盛会同步推出了第二辑。
这套译丛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经相伴共建“一带一路”宏伟事业走过了6年的时光。6年来,译丛也同样小有规模,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截至目前,译丛第一辑10种图书于2019年推出,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第一辑10种图书分别为《南亚当代经济发展》《长期视角下的东南亚环境、贸易与社会》《印度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难题》《尼泊尔冲突后的社会转型:性别视角》《当代泰国社会、文化与政治透视》《全球经济危机中的巴尔干与东欧国家》《希腊经济发展新模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欧盟—俄罗斯关系1999—2015:从亲密到对抗》《孟加拉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奇迹与挑战》《中东欧的变革与危机:挑战与未来》。第二辑于2023年陆续推出,拟于2025年底前推出15种图书,第二辑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国外“一带一路”研究译丛》,是出版人和外语专家出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时代需求而经过反复论证策划提出的重大选题。早在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就在“丝路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外学者纷纷投身“一带一路”研究,学术平台不断搭建,研究成果不断呈现,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起到了引领和推进的作用。作为出版人,我们也逐渐认识到,要将这个故事续写得更出彩,结局更圆满,不但需要中国人民的智慧,更需要凝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智慧。因此,译丛在策划之初,定位就十分清晰,就是要精选、精译国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情况以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馈,旨在为我国的“一带一路”研究提供新方法和相关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着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域外的视角和智力支持,助力我国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时,做出最全面、准确的判断。
本着这个宗旨和原则,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教师在主编蒋洪新教授和尹飞舟教授的带领下,对国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进行了艰辛的海选工作。经过初步筛查,丛书编委会确定了初选目录,之后审读专家对原版图书进行了认真审读,并向丛书编委会递交了审读报告。审读报告从作者的政治立场和学术成果、图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出版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湖南人民出版社对书目的版权情况进行摸排后,除了根据原版图书和审读报告进行把关外,还约请全国知名“一带一路”专家、国际问题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译丛书目的遴选和内容进行专业的指导。可以说,书目的最终确定和引进,是建立在严谨和审慎的论证基础之上的。
译丛的翻译更是浸润了非常多人的心血。首先,为保证译丛翻译的顺利进行,丛书编委会要求译者都具有高级职称,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翻译体例和规范,从而为翻译工作的开展铺好了赛道。经过长达半年到一年的翻译和修改完善工作,丛书编委会对翻译定稿进行了认真审读,确认达到出版要求后,提交湖南人民出版社进入编辑流程。由于译丛关注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情况以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馈,内容涉及相关国家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习俗、法律等多领域问题,这些领域话题常常出现在同一本书中,这考验的不但是译者的外语水平,更是对专业翻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翻译态度,从后期成果看,师大译者出色地完成了翻译工作。
出版是对书稿进行完善、提升、塑造和最终呈现的过程。湖南人民出版社在丛书立项之初,就对丛书作为精品丛书来打造,在社领导的推动下,多次联合湖南师范大学丛书编委会召开编务会议,稳步推进丛书翻译出版工作。在装帧设计方面,约请经验丰富、屡获大奖的国内知名设计师进行丛书的整体设计;在印制方面,采用精装、压凹、烫金等工艺,彰显高端精品学术图书品质。在政治导向和专业知识方面,约请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内容审读和把关;在编校方面,由高级职称编辑担任责任编辑,由有多年编校经验的校对人员进行校对工作,经过三审三校后,约请湖南省编校专家对丛书进行最后的质量把关,确保了政治导向、专业知识不出错和编校质量优良。
从策划、审读、版权引进、翻译、编校到成书,规范的流程和齐心协力的不懈努力,让译丛的出版工作顺利走过了6年的时光,过程不可谓不艰辛,成果也不可谓不令人振奋和骄傲。6年来,译丛通过凝聚和译介域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全面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状况、社会文化、核心利益、战略安排,介绍并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透明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合作开放问题、金融支撑问题、营商环境问题、风险管控问题、安全保障问题、社会责任问题以及“债务陷阱”问题等不同方面的核心关切,对于进一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信心,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持续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这个“21世纪最大故事”契合了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给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大道致远,海纳百川。10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独行快,众行远。”我们希望译丛的推出,在为我国学界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精品读物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互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持久健康的方向发展,推动携手共同走向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世界有巨大的需求,中国有巨大的方案。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非常高兴,我们为之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吴韫丽)
来源:红网
作者:吴韫丽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一带一路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ydyl.rednet.cn/nograb/646756/98/1332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