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项目建设,这场发展命题的永恒竞赛,已从经济的赛道,延展至治理、生态与民生的辽阔疆域。它考验的,不再仅是投资的力度,更是改革的锐度、视野的广度与城市的温度。即日起,红网推出《雨花“项”未来》系列报道,并非只为呈现塔吊林立的热闹图景,而是试图探寻:雨花区如何以项目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时代卷轴上勾勒未来。从产业的裂变到城市的更新,从营商环境的优化到幸福感的落地,我们致力于解读,一个个重大项目如何成为破局的支点、开放的窗口乃至一种发展哲学的生动注脚。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0日讯(记者 胡芳 通讯员 高兴)10月18日,湖南省、长沙市重点建设项目——中非经贸总部基地迎来建设新节点:其SOHO办公及商业裙楼首次开盘,现场人气旺盛,短短一天,成交金额突破亿元。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迎来建设新节点:其SOHO办公及商业裙楼首次开盘。
“这里多元业态的规划,能让我们‘轻装上阵’!”开盘现场,首位签约的企业家卿先生难掩兴奋。他看中的,正是项目打造的集企业总部、SOHO办公、星级酒店、综合商业和会展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体生态。
外贸公司负责人蔡女士同样对项目的未来充满期待。“‘拎包入驻即可开业’的一站式服务,加上智慧楼宇和星级物业,完美契合我们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她指出,项目所构建的一站式运营服务体系,为企业深耕非洲市场提供了极大便利。
建设中的中非经贸总部基地。
作为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的战略三期,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9亿元,已于2025年7月1日成功封顶。它突破了过去中非经贸“单一贸易窗口”的局限,创新性地采用“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产商融合”的发展模式,旨在吸引非洲企业在长沙设立区域总部,并通过常态化的中非产业对接活动,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推动合作从“商品贸易”向“产业合作”的深度升级。据预估,项目在2026年底全面投入运营后,五年内有望带动对外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
雨花区与中建五局的这次携手,超越了单一的项目开发,是一次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到运营赋能的全链条深度协同。通过“产商融合”新模式,项目成功吸引了众多中非贸易相关企业聚集,逐步构建起从产品展示、订单洽谈到物流配套、金融服务的完整贸易链条,持续放大贸易规模效应。
目前,首批意向入驻企业已与雨花国资集团、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入驻-配套企业跟进-服务企业共生”的链式发展新生态。这不仅集中展示了前期产业招商的丰硕成果,更构建起一个以中非经贸博览会为窗口、以总部基地为支点的中非产业对接长效体系。
后续,项目将举办中非经贸投资推荐会、主题论坛等重要活动,进一步打造对非贸易集聚区和对非投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中非经贸领域,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与市场支持,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新引擎”。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高兴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湖南·一带一路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ydyl.rednet.cn/content/646954/64/1536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