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颗非洲坚果的长沙之旅 自贸区雨花区块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核心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游 编辑:李丽 2023-10-05 09:21:03
时刻新闻
—分享—

接待客商,查看调货情况……虽然是中秋国庆长假,但李海丽在店内忙个不停。10月是非洲坚果的加工季,新进的原材料要在春节前加工完毕,才能赶上一年一度最大的销售旺季。李海丽感慨地说:“‘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让我们赶上了好机遇,如今,从非洲进口坚果时间上可节约一半,进口量比湖南自贸试验区成立前增长30%。”

记者了解到,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自贸区雨花区块外贸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近350亿元,其中对非贸易近71亿元。今年1至8月完成外贸进出口额77亿元,同比增长12%;对非贸易32亿元,同比增长95%。

李海丽是湖南高桥大市场半岛坚果负责人,主营非洲坚果。在高桥做了20多年坚果生意,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同一种类、不同产地的坚果,她只需看一眼就能分辨产地和品质好坏。

“哪怕是同一品类,非洲坚果因为产自热带,日照时间更长,所以果实饱满,也更好吃。”她拿起两枚夏威夷果,南非产的比国产明显颗粒更大、外壳更薄,口感也更加绵密。1999年,她曾赴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多国,专程了解当地坚果产业,考察坚果品质。

然而,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前,这样一颗非洲坚果想要来到长沙,并不容易。李海丽告诉记者,从前,进口非洲坚果,需要对接外地的中间贸易商,再由他们对接非洲贸易商,从装船到货至少需要一个半月,如果再加上前期的沟通,花上两三个月也是常事。此外,通过中间贸易商还可能存在各种不可预料的变数和交易风险。

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高桥大市场作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

当年9月,高桥大市场打造非洲坚果交易中心,引进了近200家优质企业和商户,与加纳、科特迪瓦、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坚果产地建立了直采合作,共同建立包括种植、采购、加工、展示、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规模化流通渠道。

李海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决定将店内主营方向定为非洲坚果。

“如今通过自贸区雨花区块的供应链平台下单,一个半月左右可以到货,可节约一半时间,坚果更新鲜,品质更有保障。根据国家政策,随着进口贸易额度的增长,还能享受政策补贴。”李海丽介绍,如今,半岛坚果的非洲坚果销量比自贸区成立前增长了30%。

“非洲人民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淳朴和热情。”李海丽拿起一枚夏威夷果介绍,这些果实长在树上时,就像核桃,表面还有另一层厚厚的外皮,为了降低进口成本,方便加工,他们向肯尼亚农场方提出,希望能粗加工去除外皮,并派出了自己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场方不但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而且3年过去,他们的加工场地从最初的简陋棚子,到如今已经建成厂房,这也让我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真正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福利。”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游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一带一路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