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一场中国与非洲的经贸盛会即将开启。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不断结出丰硕成果。特别是,2024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更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擘画了清晰蓝图。
中非经贸博览会架起中非合作的“金色桥梁”
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合作“八大行动”的第一大行动,定位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对非经贸合作平台,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
中非经贸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签约项目履约落地率达到83%。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共同签署了84项合作文件,涵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旅游等领域,涉及金额208亿美元;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跃上云端,开启“云会议、云展览、云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首次设立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中非妇女创新创业成果展,并且首次发布了中非贸易指数,反映了中非贸易规模不断攀升、联系愈发紧密、潜力持续增大的向好趋势。
非洲好物网购季第二季已经开启,长沙主城区的7-11便利店成为非洲好物驿站。
每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都各具特色,那么今年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又将有哪些亮点呢?
在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表示,相较于前三届博览会,本届博览会有三个“突出”,即突出专业性,从市场需求出发,在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方向发力;突出“非洲味”,非洲展品的类别和数量更加丰富;突出特色化,首次设置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一批在非洲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和品牌将参展。从贸易往来到创新推动,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向新兴领域延伸。
对于普通中国百姓而言,伴随着一次次中非经贸往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商品被装进了“购物车”。在4月底开始的非洲好物网购季中,无论是纳米比亚的辣椒酱,还是肯尼亚的鲜花和孔雀石手链,抑或是坦桑尼亚的蓝宝石、南非的红酒和鸵鸟蛋工艺品,都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
政策+区位+产业:湖南成为中非合作内陆高地
湖南是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长期落户地。湖南的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都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稳固基础。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非合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4月24日,出台了《湖南省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打造一批标杆,构建起对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中非经贸合作服务体系建设。
提出,2025年至2027年争取在非落地20个公共海外仓;到2027年,力争湘粤非铁海联运年度开行量达到1800列;2025年至2027年争取累计派出农技专家50人次左右;累计培训非洲农业技术人员5000人次左右,示范推广杂交水稻10000亩左右,在5个以上非洲国家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一组组数字描绘了湘非美好未来的精美蓝图。
另外,湖南通过平台搭建和金融配套,构建了完善的对非合作政策体系。
5月8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在湖南郴州揭牌,产业园聚焦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对非经贸重点领域,打造集生产、研发、贸易、物流、金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为湘非合作再添“新动能”。
5月8日上午,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揭牌仪式在湖南郴州高新区总部经济区举行。
湖南还设立了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积极推动人民币在中非企业经贸往来和非洲各地区使用,为中非企业插上“金融翅膀”。
说完政策,再看看湖南的区位优势。
湖南贯通南北、连接东西,2019年开通了湖南至非洲的首条定期航线;2022年开通了湖南首条直飞非洲货运航线;2024年“亚的斯亚贝巴-列日-长沙-亚的斯亚贝巴”航线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首航,湖南开启“一线连三国通四洲”的货运模式;2025年,长沙至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全货运航线再次刷新超长特种货物保障纪录……
5月1日,一列“湘粤非”铁海联运国际班列从株洲中车物流驶出,经广州南沙港中转后,再通过海运方式发往巴生。
前不久,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再升级,形成以株洲为主集结中心及始发站,衡阳、郴州为副中心,线路辐射非洲、中东、东南亚和欧美等多个区域的重要铁海联运新通道。
最后看看湖南的产业基础。
湖南的产业结构与非洲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尤其在农业、制造业、基建、数字经济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湖南杂交水稻技术全球领先,隆平高科已在非洲多个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帮助当地提升粮食产量,此外,湖南的茶叶、柑橘等农产品加工技术也正向非洲辐射;来自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的中国工程机械在非洲地区众多的大型工程建设中表现抢眼,不断推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走深走实;另外,湖南的互联网产业发达,在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方面表现出众,如Kilimall(非洲领先的电商平台)总部位于长沙,平台拥有非洲本土品牌营销、仓储物流和售后客服等运作团队和服务体系,并于2022年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完成全国首笔非洲货币与人民币直接结算,已成为中非贸易的桥梁。
2024年11月20日,驻冈比亚大使刘晋考察援冈农业项目蔬菜示范基地,对隆平高科援冈农业项目给予高度赞扬。
从湘江之畔到非洲大陆,中非贸易的桥梁愈发宽广,友谊的纽带愈加牢固。6月,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共赢之约。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夏羽冬
编辑:黄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