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南对外开放新进展新成效。三年来,湖南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5000亿、6000亿、7000亿元三个大关。
三年来,湖南国际经贸“朋友圈”拓展到231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全省新增进出口企业2636家、总量达2.8万家。累计利用外资73.4亿美元,其中2022年较2019年增长了2.1倍;随着隆平发展并购巴西陶氏益农、爱尔眼科并购西班牙巴伐利亚眼科医院集团、楚天科技并购德国诺脉科集团等一批跨国并购的实施,“出海”湘企走进了111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稳居中部首位。
湖南持续擦亮“港洽周”“沪洽周”等招商活动品牌,围绕“4+6”产业集群和22条优势产业链招大引强,巴斯夫、永旺、大陆、达能等“世界500强”相继落户,来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分别达188家、351家、229家,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活力。
充分发挥商协会、校友会等桥梁纽带作用,两年来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38家,累计到位资金7454亿元,“让湘商在湘更吃香”成为广泛共识。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加快建设,将成为整合全球要素资源的“中转站”、湖南企业走向全球的“桥头堡”。
湖南突出以中非经贸博览会创新发展标志性工程为引领,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产业园区10个,马拉维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正式开馆,国际友城达104对。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实现“9场高端论坛由国家部委主办”等5个“首次”、发布34项合作成果,各方项目、资源、渠道加速向湖南汇聚。
湖南已成为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之一,近三年对非进出口年均增长31.6%,规模保持全国第八位、中西部第一位。
三年来,湖南搭建国际航空货运、中欧班列、江海联运、铁海联运、东盟货运五大国际贸易通道,通达全球。现在的湖南,从黄花机场出发,4小时可抵达国内外160个城市;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12天便可抵达明斯克。
与广州、武汉等8个直属海关推进“组合港”通关、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在内陆地区率先开展“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改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制度在全国推广,为企业节约税款848.25万元。
国际商务商事服务区、标准化产业集聚区等加快建设,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愈显“国际范”的湖南正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前列。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刘捷萍
编辑:李林锡